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柴发合针对“绿岛”治理模式提出建议。他指出,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涉VOCs“绿岛”治理模式集约高效的优势,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及项目环评等进一步明晰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VOCs“绿岛”设计好、建设好、运行好、运营好、效果好。此外,制定和完善支持相关模式有序发展的法规标准和经济政策,联合攻关引导示范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在治理模式中充分考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要求,不断提升治污水平。绿岛模式着重城市建设过程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江苏产业园绿岛模式工程项目
据介绍,江苏省是全国头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绿岛”的省份,这一举动也彻底打响了“绿岛”品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积极地引导市场实体去建设共享型的环保设施,在各地市涌现一批先进典型经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陈善莉介绍,经过三年来的建设,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建成154个绿岛项目,惠及中小微市场主体超过3万家,推动了“一升一减一降”,即排放达标率上升、污染负荷削减、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降低。上海资源化绿岛模式加盟绿岛模式强调城市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目前,江苏省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在研究制定《“绿岛”项目入库筛选原则》和《“绿岛”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组织编制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类、工业污水集中预处理类等五类《“绿岛”项目技术指南》以及《“绿岛”典型项目汇编》,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全省“绿岛”项目建设。虽然成效明显,但“绿岛”项目是一个新生事物,推进过程中较大难题是厘清排污责任。按照《环保法》,单个企业须做到达标排放,“绿岛”项目投用后,突破了单个企业达标排放、依证排污的政策约束,不少企业将污染物集中排给了“绿岛”,如果“绿岛”出现超标排放,该怎么办?
对此,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处长戴明忠表示,下一步江苏将探索“绿岛排污许可证+合同”管理模式,确认职责边界和治污义务。同时,也将加大对“绿岛”项目的监管,每个“绿岛”项目将设置一个公示牌,公示牌上附“绿岛”排污情况二维码,随时接受监督。目前江苏省多个设区市“绿岛”项目建设试点推进力度较大,但一些地方在“绿岛”项目推进上也存在观望态度,认为有资金补助才干;还有一些项目虽符合“绿岛”理念,但建设标准不高,难以形成示范效应。绿岛模式鼓励城市以生态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为目标。
据悉,目前共规范形成19家集中喷涂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绿色高效共享服务。建成3个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贮存中心和5个街道一般工业固废分拣点,为全区4000余家中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提供“一站式”服务。共享污染治理“绿岛”的企业治污成本减少一半以上。组团管理,环境xin访量同比下降30%,“绿岛”模式改变了从前的单一监管,组建以属地government、地产商、企业或专业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园区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环保责任和义务,负责园区生态环保事务落实。绿岛模式致力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够提高环境可持续性。上海资源化绿岛模式加盟
绿岛模式注重发挥企业在环保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了绿色生产方式的普及。江苏产业园绿岛模式工程项目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杨新芝在大会致辞中指出,2020年2月,江苏省创新性地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绿岛”项目建设试点,由government投资或参与引导多元投资,建设可供多个共享共用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帮助中小企业大幅降低了污染治理的成本。三年来,江苏省建成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类绿岛项目154个,惠及中小市场主体超过3万家,可节约治污成本超过30亿元。他表示:“绿岛项目的建设运行既能节约资源,又能腾出空间。减下宝贵排污指标,还能支持重大项目落地,是一条减污降碳、互利多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江苏产业园绿岛模式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