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假肢:电动假肢是外动力式假肢,它靠小型机电驱动系统来完成假手各关节预定的动作,使伤残者基本上能满足生活自理,以致参加适当的工作。此种假肢适合于前臂甚 至全臂缺损者使用。电动假肢是由机电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壳体三部分组成。机电驱动系统靠微型电池提供能源,控制系统是靠触压式微动开关来开关电路,发出控制信息操纵机电驱动系统完成动作。壳体则是整个假肢的外形。肌电假肢:肌电假肢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直接支配的外动力型假肢。它是精密机械、微电于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理医学等现代高科学技术的产物。这种假肢的控制系统,是由大 脑神经支配肢体肌肉收缩产生运动时发出肌电信号,传达到皮肤表面,控制系统接受信号后驱动微型电动机产生动作。它一般可以完成手指伸屈、手腕伸屈、手腕内外旋转三组动作.它使用时直感性强,仿生效果好,是现代假肢的发展方向,适用于前臀部分缺损的残疾者。这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种上肢假肢,它完全靠体外力源进行驱动。假肢上装有电池,为其运动提供能量。截肢者通过有意识的收缩肌肉,可在残肢皮肤表面产生一种微小的电位差,利用这个电压可以控制假肢的张开、闭合和旋转等功能。安装假肢是失肢者重返社会的重要一步,需选择专业机构进行操作。温州科生假肢
如何训练穿用小腿假肢站立、步行?(1)站立平衡训练:开始可以扶着双杠扶手、拐杖,手杖练习正确站立姿势,要求身体站直,两脚间保持10厘米距离,体重能较均匀地放在假肢和健肢上,双眼向前平视对面的镜子,练习站稳,逐渐练习双手不扶任何物体站立,然后让截肢者练习在身体前倾、后仰、侧屈、旋转运动中仍能站稳、不会摔倒。(2)身体重心转移训练:双足位置不变,截肢者将全身的大部分重量反复地移到假肢上(把骨盆移向假肢侧面,不允许把上半身向假肢侧倾斜),同时应保持身体平衡。温州科生假肢轻巧耐用的假肢,是截肢者日常行走的好伙伴。
截肢后,合适的假肢会帮你提高活动的自由度并尽快恢复日常生活。但,无论假肢性能有多么满意,适应它的过程总是很令人伤脑筋!如何快速掌握你的“新”肢体,以下是一些入门技巧和练习。截肢后,你的耐力、协调性和力量都有可能受到严重打击。如果你刚刚安装完新假肢,你就不得不面对重新学习走路的困扰。你可能会对这件事感到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一定要给自己时间去适应,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你现在投入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会给你以后的自由之路打下基础。
体重和身高:每个假肢配件都有合适的人群,配件有合适的体重标准,选择不正确会降低假肢功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体重不应变化太快,增加或减少可能会影响接受腔的适应性,从而影响整个假肢。个子较高的患者建议选择稳定性好的假肢。未成年人大概一年到一年半可能就要换假肢,不建议未成年人选择太贵的产品,能辅助行走更好。残肢条件:截肢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不管残肢形状如何,只要皮肤或残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恢复良好,患者都可以发挥残肢的作用,很好地控制假肢,走出良好的步态。对于一些残肢皮肤,植皮或残肢很短。残肢末端的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需要特殊的保护来影响残肢的功能,以尽可能发挥残肢的功能水平。针对个人需求设计的假肢,让用户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自然与舒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残疾人的日益关注,假肢安装已成为许多截肢者重拾行走能力、回归社会的重要选择。然而,不同截肢原因的患者在安装假肢时,需要把握不同的关键期,以确保假肢的安装效果和使用体验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因外伤导致的截肢患者来说,术后早期装配假肢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在手术拆线后两周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是安装假肢的较好时期。此时,患者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且残肢的肌肉萎缩程度较轻,装配假肢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并恢复行走能力。同时,早期装配假肢还有助于防止残肢的进一步萎缩和变形,为患者未来的康复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假肢训练,截肢者能够自如地行走,享受生活的美好。温州科生假肢
假肢训练让截肢者重拾行走的自信,迈向自主生活的新篇章。温州科生假肢
(3)单侧肢体站立、承重的训练:假肢、健肢可以交替练习单肢站立、平衡。假肢侧单肢独立站立应能维持3~5秒钟。开始训练时可以扶双杠或拐,逐渐训练不扶站立。(4)平行杠内或扶双拐训练步行:注意双腿的步长要相近,步宽要尽量小些。(5)平行杠外,不扶拐的室内步行训练:如果在杠内双手不扶杠已可以走路,则可杠外训练。截肢者可以面对大镜子,双眼平视沿着地上一条直的标志线训练步行。应注意训练上身没有向假肢侧大的摇摆,双下肢的步长要相近,步宽尽量小,一般不应该超过5厘米,双下肢的支撑时间要相近,双足的外旋角度相近(如果不相近,应请假肢技师及时调整)。(6)上、下楼梯和室外坡路,不平路面的训练:目的是为了截肢者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步行环境,一般小腿截肢者是能适应的。有的年轻人穿着小腿假肢还可以跑步、跳远、跳高,与正常人相比没有很大区别。温州科生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