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催化燃烧(RCO)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操作温度低,去除效率高(95%以上),热回收效率高(>90%),运行成本较蓄热式焚烧(RTO)低。不适用范围:不适用于处理含硫、含卤、易自聚、易反应等物质(苯乙烯),易造成催化剂失活或蓄热体堵塞。理论效率:95%以上。处理原理:有机废气经换热器预热进入催化氧化炉进行分解;在催化氧化炉内被加热到300~400℃的有机废气(VOCs)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VOCs被氧化分解成CO₂和H₂O经烟囱排放到空气中。热泵技术可回收VOCs废气中的热量,降低能源消耗。印刷VOCs二级
利用不同单元治理技术的优势,采用组合治理工艺,既可以满足排放要求,又可以降低设备的运行费用。较先被用于处理VOCs的技术是吸附法,其中较为常用且较为典型的是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法用于吸附处理卤代煙和苯系物等的技术在工业上已很常见。吸附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比表面积比较大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当VOCs气体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吸附剂大的比表面积, VOCs分子被吸附剂截留于微孔内表面上,从而达到将气体净化的效果。沸石转轮+催化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的、高效的VOCs吸附处理技术,在国外已得到普遍应用。印刷VOCs二级VOCs废气处理可以通过研究和创新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VOCs对大气造成的危害:(1)部分具有毒性和致病性,危害人体健康;(2) VOCs 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臭氧,可导致大气光化学烟雾事件发 生,危害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3)参与大气中二次气溶胶的形成,二次气溶胶多为细颗粒, 不易沉降,能较氏时间滞留在大气屮,对光线的散射力较强,能明显降低大气能见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大气环境已呈现区域性霾污染、臭氧及酸雨等三大复合型污染特点,而 VOCs是极重要的助推剂之一。
VOC废气处理技术——氧化法,对于有毒、有害,而且不需要回收的VOC,热氧化法是较适合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氧化法的基本原理:VOC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从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看,该氧化反应和化学上的燃烧过程相类似,但其由于VOC浓度比较低,在化学反应中不会产生肉眼可见的火焰。一般情况下,氧化法通过两种方法可确保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a) 加热。使含有VOC的有机废气达到反应温度;b) 使用催化剂。如果温度比较低,则氧化反应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升级,VOCs废气处理技术亟待创新。
活性炭吸附+(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但活性炭和催化剂需定期更换。不适用范围:不适用于处理含硫、卤素、重金属、油雾、以及高沸点、易聚合化合物、含颗粒物状的废气处理。理论效率:两室80%以上,三室/多室90%以上。处理原理:含VOCs废气首先通过活性炭吸附、浓缩,净化后的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当活性炭接近吸附饱和时,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模块加热脱附,加热脱附后的高浓度有机废气经换热器预热进入催化氧化炉进行分解;在催化氧化炉内被加热到300~400℃的有机废气(VOCs)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VOCs被氧化分解成CO₂和H₂O经烟囱排放到空气中。超声波雾化技术通过高频振动,使VOCs与水雾充分接触,提高吸收效率。上海活性炭VOCs怎么样
光催化技术利用半导体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分解VOCs。印刷VOCs二级
VOCs常用的方法:1、燃烧处理法,VOCs 为有机挥发性物质 , 易燃烧 , 可采用常温或催化氧化燃烧处理 ,而气体由引风管道通入锅炉或焚烧炉燃烧 , 但对高温有机气体还要经过安全论证。此法处理比较完全, 基本可以把VOCs 转化为CO2 、H2O 。2、吸收除气法,因 VOCs 一般都溶解于柴油或 200 # 汽油等有机溶剂 , 可用柴油或 200 # 汽油吸收 VOCs , 吸收后的溶剂可用于燃料或稀释剂。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 , 但吸收处理后一般尚有挥发气体残余 , 因有机溶剂本身易挥发 , 因此不能使 VOCs 降为零 , 若遇高温 , 则吸收率更低。印刷VOCs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