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职称评审条件。19.确保要求达标。开展苏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合格校评估认定,推进开齐开足规定的实验课,保障实验开展的基本条件,确保基础性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和实验仪器配备率逐年提高。到“十四五”末,全市中小学基础性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和实验仪器配备率均达100%,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
纳入职称评审条件。19.确保要求达标。开展苏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合格校评估认定,推进开齐开足规定的实验课,保障实验开展的基本条件,确保基础性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和实验仪器配备率逐年提高。到“十四五”末,全市中小学基础性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和实验仪器配备率均达100%,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2个主题的拓展性实验(含探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活动。20.提升育人价值。积极全市中小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和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自制教具展评等。突出日常实验教学对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性价值,表彰实验教学开展富有成效的学校、师生,共同打造彰显苏州特色的实验教学活动品牌。21.推进考试。积极探索实验操作考试方式,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健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实施实验能力学期考查。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督促和指导,确保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理科实验考查规范实施。三、保障措施(一)健全领导。市教育局基教处牵头对中小学理科实验测评工作的整体协调管理与推进。确保实验教学内容和课时。海南实验教学与实验仪器实验教学服务软件
此件主动公开)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方案一、参赛对象与比赛学科、内容(一)小学科学参赛对象为全省2022-2023学年度五年级学生。比赛内容为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束时必须掌握的科学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初中生物参赛对象为全省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学生。比赛内容为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束时必须掌握的生物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高中物理参赛对象为全省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学生。比赛内容为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束时必须掌握的物理(含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高中化学参赛对象为全省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学生。比赛内容为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在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束时必须掌握的化学(含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赛程安排本次大赛分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知识竞赛、分区赛和总决赛等三个阶段进行。。湖南实验信息管理与实验教学服务软件提供实验仪器、实验室配备数量的智能评测。
分年级、分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确保实验教学内容和课时,严格实验教学程序和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验教学管理,探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特色实验教学或实践活动。4.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各地要对现有相关学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列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确保到2022年前完成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全员轮训。实验室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一并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中,强化岗前培训。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协同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教师实验教学培训基地,强化专业学习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的支持力度。师范院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把实验教学能力列入师范类相应专业基本培养目标。各地要将实验教学能力纳入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必备素质考查。5.保障实验教学条件。各地各校要按照标准和实际需求建设实验教学场所,支持探索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鼓励对普通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建设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
中小学教学装备标准配备率达100%,力争95%以上的达到省教育装备一类标准。13.加强队伍建设。成立苏州市实验教学学科中心组,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指导,促进实验教学与竞赛、装备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提质增效。根据办学规模,合理配备实验室专兼职管理员,使其切实承担起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实验教具的制作与改进、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指导等工作,科学核定其工作量并列入绩效考核。实验室管理员在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14.配齐配足设备。按照和省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根据课标要求,配齐配足学科实验教学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及时做好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和实验耗材补充,满足正常实验教学需求。15.应用现代技术。积极实施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应用推广项目,加强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深化现代技术装备安全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适度前瞻性的评价与研究,推进现代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高教育装备的标准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四)抓实实验安全常态管理16.强化管理水平。各地各校建立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面向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为区域不同类别学校实验室装备条件达标。
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要求:深入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具体措施:选拔与培养:选拔具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和校长,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研修,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示范**: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作用,通过公开课、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分享其教育教学经验和学校管理经验,带动更多教师和校长的成长。健全教师成长发展体系**要求:健全分层分类、阶梯式教师成长发展体系。具体措施:分层分类培养: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专业需求,实施分层分类的培养计划,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阶梯式晋升:建立明确的教师晋升渠道和标准,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职业生涯的阶梯式发展。 平台为实验室隐患排查与整改、安全培训与教育提供技术支撑。陕西实验教学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海南实验教学与实验仪器实验教学服务软件
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书面作业、动手操作类作业等形式,设计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从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与习惯等方面进行学习成果检测和评价。21.优化实验评价。通过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实验(实践)操作考查,考核学生学科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探索优化学生实验操作和能力表现评价办法,重视过程性、形成性评价,逐步将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三、保障(一)加强实验教学领导。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绩效观。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管理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效的实验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实验教学和管理上台阶。(二)保障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投入长效机制,科学规划,加强实验教学场所及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开展实验教学的经费投入,按照现行、省配置标准,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做好维修维护、添置更新以及实验消耗性材料的补充。 海南实验教学与实验仪器实验教学服务软件
纳入职称评审条件。19.确保要求达标。开展苏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合格校评估认定,推进开齐开足规定的实验课,保障实验开展的基本条件,确保基础性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和实验仪器配备率逐年提高。到“十四五”末,全市中小学基础性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和实验仪器配备率均达100%,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
安徽学校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软件
2025-05-01吉林智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软件
2025-05-01贵州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
2025-05-01陕西中小学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软件
2025-05-01浙江智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系统
2025-05-01天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软件
2025-05-01山西危险化学品管控系统
2025-05-01四川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信息软件
2025-05-01山西学校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2025-05-01